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院”)聚焦国之大者、围绕自身使命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深化国企改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与加速科技创新有效衔接、有机结合、一体推进,走出一条以改革促创新的新型发展道路。
把准改革方位,将国企改革置于时代大势、国家战略中一体谋划
一是顺应时代大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在科技领域,机械化转型基本成功,信息化能力进步明显,智能化发展方兴未艾,智能领域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竞争的焦点。兵器工业集团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身负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顶梁之责,把一切工作都放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来谋划推进,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高人一筹的独门绝技。创新院作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面向人工智能领域谋篇布局,全面融入集团公司发展大局,一盘棋统筹推进规划编制与实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凝心聚力,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赶超跨越,在破解难题中开创新局,形成众多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同时,大力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前瞻性基础研究,把“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工程师文化”“践行人民兵工精神”真真切切转化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具体实践,把“实事求是精神”“求真务实作风” 体现在推进行业领域智能化创新发展的优秀业绩上,不惧涉险滩、破难题,朝着智能科技领域的纵深处勇敢进军,打造强有力的智能科技创新主体。
二是服务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要增强核心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服务国家、增强战略支撑能力,坚定不移服务于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创新院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集团公司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各项安排部署,用高科技的重大项目、重大成果来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这条主线,走出一条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围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锚定强军报国的核心功能定位,夯实无人化智能化基础能力,分层次提升应用概念与场景研究、基础架构研究、数字底座、基础算法库和工程化研发等各方面能力水平。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技术跨域融合和协同创新,抓好重点工程研制,加快无人智能力量发展,高质量完成新质新域装备研制任务,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三是聚焦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创新院基于在人工智能、无人自主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主动拥抱时代之变、市场所需,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国务院国资委启航企业的政策赋能下,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速、产业升级速度不断提升。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面向人工智能领域谋篇布局,全面融入集团公司发展大局,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一方面,坚定不移实施数智工程,以数据和模型为抓手,朝着实现“数智”赋能目标奋勇前进,在过程中不断夯实智能化研发能力,为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技术要素支撑。另一方面聚焦新兴产业发展,抢抓发展机遇。立足装备建设重点任务,整合资源、提前布局,围绕智能关键核心部组件产品研发和场景应用迭代,引导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培育创新能力强、产业环境好的优势集群,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突出改革成效,切实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作用发挥。集团公司落实全会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要求,系统提出了当前面临的十个方面重大问题,首要之问就是“如何担负起兵器工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的职责使命”。创新院落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切实把提升战略功能价值放在优先位置,围绕国之所需,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以发展实效服务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以改革引领原始创新。国有企业具有推进原始创新的有利条件,能够借助和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创新院立足智能创新领域,深入开展智能科技的相关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和关键软硬件研究,构建开放的军民融合创新生态,引领集团公司各专业领域智能化发展。一是发挥新型举国优势,厚植创新动能。作为发展智能科技的领军企业,充分融入新型举国体制,找准资源入口,从算力、算法和数据三个维度切入,依托国家整体规划和支持,积极发挥场景牵引作用,利用国有企业身份用好国家资源,贡献大量高价值数据集,为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训练提供算料,更快实现技术突破,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做出贡献。二是运用创新平台优势,汇聚多方创新资源。培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创新中心,主动参与国务院国资委“启航企业”等系列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前沿性、交叉性、颠覆性创新方向,搭建合作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协同创新,以更加开放的机制,吸引各方面人才和资源参与创新,推动基础研究不断走深走实,加快智能技术供给和成果转化,打造“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使命”的优势智能科技力量。统筹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坚持开放创新,完善创新生态,集聚各类优势要素、整合资源、提前布局、分工协作,完善科研组织模式、运行管理和评价激励模式,打造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切实成为国防科技创新特区的实践区和试验示范区。三是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院自成立之初即着手打造数智技术基础能力,作为推动智能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分层次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创新院运营管理体系和业务过程的深度融合,建设支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产品研制全生命周期、企业运营管理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提升流程和数据驱动的智慧运营能力、模型驱动的数字化研制能力、智能化产品高水平供给与服务能力。提升基于数字化、虚拟化的正向研发能力,坚持顶层规划牵引与问题导向推动相结合,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为主导方向,推进实现数字技术在重点任务上的应用。构建数字化协同生态环境,基于业务需求谋划建设多网多地的协同工作环境,用数据传递替代资源内耗,沉淀数据资产。四是主动研究通用人工智能新范式。以打造数字底座和应用先进算力为基石,深挖和积累装备建设的研发数据、模型、领域专家知识库等,结合数据清洗、筛选、融合等技术,建立领域AI装备研发、训练通用人工智能数据模态。以领域多个重点项目和任务为牵引,推进陆域通用人工智能研发基础模型,以“景”促“智”,建立研训一体的虚实互动任务智能体,打通智能与真实世界交互,规模化生成数据,持续模型迭代升级,推进装备、系统和体系的推演、试验验证与评估,以自学习自演进的方式升级现有装备、研制新质装备、创造颠覆性装备,加快打造“基于数智一体的设计迭代快速、制造高效敏捷”的研发新形态,推进通用人工智能赋能装备研发应用。加强数字化协同生态构建,推进模型部署,打造以人工智能数字人为主的管理模式,适配“AI+装备”和“AI+研发范式”的快速演进,支撑高质量持续发展。
以改革培育新兴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集团公司贯彻全会精神,提出了坚决摒弃用无关多元堆砌规模的老路,坚持走相关多元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加快推进布局优化调整,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重点产业、未来产业,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院聚焦主责主业,抢先布局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聚力打造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以市场需求牵引提升技术迭代速度,大力推动产、学、研、用融通,加快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助力集团公司实现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机器人+”应用行动方案,培育特色品牌,以机器换人为思路开展技术攻关和场景赋能,面向矿业、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智能安防和“黑灯工厂”生产线建设等产业领域探寻集群式发展路径。
以改革增强安全支撑。国有企业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安全的关键保障。强军报国是兵器工业的底色,天然成为创新院与生俱来的基因,创新院注重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无人装备研制赛道上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通过强化自主研发技术能力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实现以智能自主和群体协同为核心的智能化无人装备能力跃升,减少国外资源依赖,降低技术风险和安全隐患,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安全支撑作用发挥,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提高安全支撑能力,持续打造集团公司的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总体平台。越是要谋求发展,就越是要全力以赴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在技术认知上要常常“打补丁”,在研发范式上要及时“做升级”,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真正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强国基石,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厚植改革动力,建成有利于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在集团公司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程福波董事长要求,准确把握全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吃技术饭、走创新路,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开放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努力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科技领军企业。创新院边改革、边总结、边复制,积极推广典型经验,以制度巩固改革成果,以机制创新助推科技创新。突出抓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实施、产学研用转化、对外交流合作、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将改革成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及时将有关成果纳入企业章程和制度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搭建优势创新平台,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良性循环,促进产学研的有效贯通和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依靠科技创新抢占竞争先机、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光明未来。
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部署要求,为国有企业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指明了方向。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要求各单位建设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创新院作为集团公司创新管理示范区,坚持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摆在首位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原则,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同时要持续发挥好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作用,系统推进依法治企,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释放企业经营活力。从创新院自身发展看,优化产业布局、建强创新平台、提升AI赋能效应等,同样是提升企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立足发展内需强化融合发展,做实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布局系列工作,结合区域科技、人才、机制等资源禀赋优势,以智能无人关键部组件研发等领域为切入点,打造陆域智能产业示范。二是加大资源汇聚力量,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遵循,加强以创新院为依托单位的群体协同与自主实验室科技赋能作用,统筹前沿探索与工程应用,统筹自主创新与开放融合,通过开放基金协作、重点项目联合攻关、联合实验室共建、人才共育等形式,在相关智能技术等领域与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层次合作,实现资源集约共享。三是提高应用场景牵引力,持续推动智能无人生态圈创新主体参与到应用场景对接,在应急与安全、智能安防、危险作业等领域聚智聚力,推动以场景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模式创新。四是夯实产业协同力,创新院着眼于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全面构建陆域智能产业协同生态体系,联合优势主体全面深化在数据综合治理、体系集成创新、自主操作系统构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一盘棋”整合资源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建强科技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集团公司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2024年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上系统提出了“12345”干部人才工作总体思路,聚焦人才引领发展,强调建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优化创新型人才布局,加快培养造就兵器战略科技人才力量,全力打造国防军工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新院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超前布局人才链,打造体系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深入落实集团公司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锻造高端领军科技人才队伍,大胆启用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才俊,注重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青年科技人才思想政治素养提升行动,帮助创新院青年系好职业生涯“第一颗纽扣”。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大对核心骨干人才的中长期激励力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潜力。深入挖掘人民兵工精神时代内涵,培育践行工程师文化,发扬“拼命工作、拼命学习、拼命解决问题”精神,为人才干事创业厚植精神动力基础。
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创新院将坚定不移推动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各项安排部署,突出重点、聚力攻坚,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以深化改革的新成效打造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为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